图为甘肃“非遗人”李梅耗时半月创作的“呆萌蓝染兔”。 甘肃省非遗保护中心供图
连日来,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推出“非遗过大年之兔年说兔”栏目,集中展示甘肃非遗传承人手工制作的兔子。
圆溜溜的大眼睛,雪白的耳朵竖起来,身上还穿着精心搭配的“唐装”,这是甘肃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成州面塑传承人安秋平用面捏出来的兔子。
近日,安秋平设计了好几款或可爱或呆萌或天然的兔子造型面塑,并置于店面显眼处,吸引了人们的关注。他将传统面人制作技艺和现代美术思想与技法结合,将一块块面团变成了惟妙惟肖的艺术品,作品色彩艳丽、朴实自然、生动逼真。
甘肃张掖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甘州刺绣传承人许静以“兔”为主题,制作了各种“萌兔”。在她看来,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特别是生肖文化,每年过年必不可少,作为一个非遗传承人,更要通过手艺表现出生肖文化的精髓。
“我用扎染和刺绣做了各种兔子,有田园风、复古怀旧风、快乐时尚风。”许静称,可用作胸针、挂件、香包,有单只,也有情侣款,适合各种消费人群,同时表达对新年的美好祝福。(完)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发言人:2022年立法工作呈现五个“新”****** 中新网北京1月10日电 (记者 梁晓辉)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发言人、立法规划室主任杨合庆10日向中新网记者表示,2022年我国立法工作呈现五个“新”。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意义重大;2022年也是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任期的最后一年,立法任务艰巨繁重。”杨合庆说,我国立法工作稳中求进、有条不紊,集中呈现出任务多、份量重、要求高、时间紧等特点。 他以五个“新”作出概括: 一是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取得新成效。2022年是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40周年,意义重大。我们不断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制度体系,通过完备的法律保证宪法实施,严格落实合宪性审查制度机制,深入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更好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宪法权威和尊严。 二是加快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取得新成果。我们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建设,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制定法律6件,修改法律10件次,作出法律解释1件,通过有关法律问题和重大问题决定7件,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以更加完备的法律制度体系为党治国理政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和制度力量。 三是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取得新进展。我们坚持立法规划、年度立法工作计划和专项立法工作计划一体推进,统筹立改废释纂,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创新立法形式,增强了立法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时效性。 四是完善和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取得新突破。我们全面提升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水平,全面开展、扎实推进备案审查工作,强化“有错必纠”力度,有力地保证了中央令行禁止,有力维护了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 五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取得了新成绩。我们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障,将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上升为新修改的地方组织法等国家基本法律制度,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和立法参与,保证人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完)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 [责编:天天中] 阅读剩余全文() ![]() 盈彩网投资平台地图 |